南北聚焦
  • 德基文化区今秋全新亮相,将推出三档重磅大展

    德基文化区德基集团日前宣布,筹备多时的“德基文化区”将于十月在古都南京市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德基文化区位于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二期,融合美术馆、当代艺术空间、公共艺术区、艺术书店、艺术生活设施等于一体,以创造性地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商业与艺术共生的典范为愿景。届时,历经两年升级改造的德基美术馆也将以崭新面貌与观众见面,开幕将推出三档重磅:“50绝美—御宋”五大名窑珍品展、“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以及特别展出项目“奈良美智:绿屋|橘屋”。德基美术馆德基文化区:城市人文精神的栖息地德基文化区本着德基集团“以德

  •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孙真勇师生中国画临创作品展隆重开幕

    笔墨抒情永向党,丹青溢彩颂祖国。6月27日上午10时,北京南北艺术院艺委会委员孙真勇先生师生中国画临创作品展,在美丽的钒钛之都一一攀枝花市湿地公园白水坊展厅隆重开幕。 此次画展共展出师生画作80余幅。以传统中国画笔墨为基调,张扬了传统文化的奇光异彩,宏扬了民族自信。为攀枝花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参观者一致好评,高度赞赏。展厅中,孙真勇先生三幅八尺画作很抢眼。分别以《仿黄秋园井岗山硃砂冲》《老区的记忆》《云山福地》点明了画展主题,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三个不同时期场

  • 战乱年代投资什么最保值?不是黄金,是艺术品

     希特勒在慕尼黑“颓废艺术展”的开幕式上,1937  前言  战乱时如何投资保值?兵刀水火的事,每世纪都会有几次严重记录。汉人的经验是保存黄金,因为股票、证券、房地产都可能瞬息烟飞星散。经济学界对大灾难时期的投资报酬,较少有具体的数量化研究,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Robert Barro(2006)《20世纪的罕见灾难与资产市场》是篇代表作。本文介绍Oosterlinck(2017)的研究:他用法国二战期间的数据,显示美术品的投资报酬,明显胜过黄金、证券、地产、珠宝、公债。  美术品与古董的优势是:不引人注目,容易携带,只要熬过战乱,碰到

  • 写意之道:陈钧德、戴士和、洪凌油画展的启示

    近期,中国油画界陈钧德、戴士和、洪凌不约而同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画展。三位艺术家的展览折射出各自特立独行的艺术态度,传递出融合中西的学术深度,为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探索、实践,贡献了重要的艺术范本。  “写意”,本是中国传统绘画、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述和核心意蕴。近年来,“写意油画”的风潮在国内有燎原之势,并已逐步演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宏观层面,可以理解为国家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文领域中文化自信的回归。在艺术界层面则是集体绘画意识、绘画行为的觉醒,逐步从以前被动地接受与摹仿走向融合中西的探索

  • 2017明斯特城市雕塑十年展:全面的文本介绍也是艺术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1、全面的文本介绍也是艺术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十年一届的德国明斯特城市雕塑展跟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一样,它们在最初形成时总有一些不可跨越的历史的现实节点,因为那个现实使它们看起来在当初是那么有必要出现并且持续存在。但时间却慢慢地将它们从一种“理想”转变成了一种当地文化,一个任务或一个标签。在这种文化中,之所以存在我们所说的国际性,是因为除了艺术家身份和地域多元外,还有当初它们成立时的立足点。它们是大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们彼此相同的是,都拥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艺术上的落脚点,如果我们再把包含

  • 柴姆·苏丁笔下的肖像画,展现战争中人们的生存状况

    柴姆·苏丁描绘的人多数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困的小人物。10月19日,在英国考陶尔德美术馆举行了苏丁的肖像画展,这些肖像画所描绘的对象正是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餐厅和酒店的员工。苏丁通过这些画像来揭示在制服下的灵魂,让人产生一种共鸣, 触目惊心的震撼,透过这些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苏丁在直视自己的内心感受, 绘画中去掉了掩饰和虚伪的表象。  “澎湃新闻”特刊《卫报》评论家乔纳森·琼斯关于此展的评论文。  《Butcher Boy》,1919-1920, 柴姆·苏丁  这位屠夫男孩(《Butcher Boy》)看起来像一个在血中沐浴的杀手。

  • 博伊斯:延展和探索人类各种感官的可能性

    最近有一个精彩的展览在昊美术馆举办,那就是《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  白南准下回再说,博伊斯是谁?就是那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倡导者。他的原话是:“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人人都可以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力。”  约瑟夫·博伊斯(1921~1986年)出生于德国,是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领导人。他综合了雕塑家、视觉美术家、幻想家等角色,是后现代主义的欧洲美术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 展览现场  他的作品曾让西方的艺术评论家也目瞪口呆“看不懂”。如,

  • 炼金术和羽毛——哥伦布之前的美洲文明

    按:刚刚在盖蒂中心落下帷幕的展览“金色王国:古美洲的奢华与遗产”( Golden Kingdoms: Luxury and Legacy in the Ancient Americas)即将在2018年2月巡回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提出了一个似乎有悖于人们既有认知的论述:在古代美洲和亚洲文明中,羽毛、贝壳和纺织品可能比金银更加珍贵——而这一价值标准的冲突亦是原生文明和殖民文化之对立的镜像。在非西方世界普遍进入后殖民时代数年后的全球化新阶段,展览从考古学角度呈现了关于美洲文明的新论述。前景展品:地幔,公元前450至175年,骆驼毛发纤维,秘鲁  “金色王国:古美洲的

seo seo